
1. 新任特首在競選期間承諾每年新增50億元教育經費,首批涉及36億的優先措施撥款,於今日(7月19日)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教協會對此表示歡迎。這筆新增教育經常性撥款,可讓學校在9月新學年或以前落實一系列改善措施,惠及幼稚園、中小學、特殊學校及大專院校的師生,有助紓解學校和學生的燃眉之急。
2. 教協歡迎政府接納我們多年爭取的訴求,包括增加中小學及特殊學校的班師比例、增加特教統籌主任、提供資助聘請資訊科技統籌人員,及為自資院校課程提供學費補助等,這些也是教育界多年以來凝聚的共識。
3. 在增加班師比例方面,政府強調為建立穩定的教師團隊,新增職位須吸納過剩教師、聘任現職合約教師等,亦不應凍結職位以申領現金津貼,我們對此表示支持,並期望局方確保政策執行貫徹原意。
4. 林鄭月娥表示,這次撥款只先推出較迫切的措施,這些措施仍有缺失急待跟進:
政府應兌現政綱承諾,立即啟動程序,為幼師制訂薪級表。
今次透過改善班師比例增加約2,350個常額學位教席,是實質的進展,但相對於教育界增加0.3的共識訴求,仍是一小步的開始,政府應繼續增加編制,以處理教育界積壓多年的人手問題。
為自資院校學生提供三萬元學費補助,揭示不同院校的角色問題,局方需面對並盡快解決,包括考慮擴大計劃,資助合資格學生入讀八大院校自資學位課程及認可的副學位課程,長遠應增加大專資助學額。
主流學校的融合教育非設立SENCO就能解決,當局須盡快檢視,包括把政策訂定的助理小學學位敎師(APSM)/學位教師(GM)職級,提升至小學學位敎師(PSM)/高級學位教師(SGM)職級,以發揮校內的統籌職能,並同時作出配套改善。
5. 我們認為50億元應只是一個開始,還有許多積累的問題,需要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加快處理,包括:增加幼稚園人手統籌課程發展及融合教育、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檢討資助學校薪酬編制及架構、增加小學一校一社工,及改善低於標準校舍等。政府更應全面檢視各教育範疇,為改善本港教育制定長遠的發展藍圖。而除了新增教育資源撥款外,我們並要求政府在施政方面應本著回歸專業自主、提升教育質素的理念,引領社會向前邁進。
6. 在財委會審議撥款期間,議員、教育界和市民提供了不少具體及有參考價值的意見,政府應開誠布公,認真聆聽意見,並檢討各教育範疇的政策,從而改善教育施政。
7. 在財委會審議撥款期間,四位民主派議員被裁定取消議員資格,導致會議延誤。梁振英政府粗暴利用人大釋法企圖改變選舉結果,推翻逾十萬選民的選擇,對民主與法治造成莫大的衝擊,本會強烈譴責。新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作為接手今次DQ案起訴方的公職人員,若真如其所言希望修補社會撕裂,必須立即採取措施補救,讓行政立法關係回復正常,否則一切責任仍須由特區政府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