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教育
Browsing all 198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 Article Removed ---

*** *** *** RSSing Note: Article removed by member request. *** ***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普教中是行政決定,不是專業決定

我是一個會講普通話(雖然講得不太好)的中文老師,自小接受的是廣東話中文教育。因此,在普通話教中文的議題上,大概可以講一點個人看法。廣東話是古代漢語的活化石。許多所課「口語」的詞彙,例如「行路」、「飲食」、「將」,等,都來自古代漢語。翻開《古文觀止》,你應該不會找到「走路」、「吃喝」、「把」等字詞。在白話文出現前,文言文已用上了幾千年,當中累積的文化、累積的美是我們的寶貴財產。廣東話更接近古語音,用廣...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講呢D」變為「说这些」

文:曾一心(普教中學生關注組成員)如果連廣東話都容納唔到,呢個仲係唔係我地所認識忌香港?「屌,講呢尐,我討厭政治架。咪煩我咁多啦。」唔少睇緊CCTVB,聽緊普通話主題曲忌香港人可能會咁答我。如果你都要係咁樣答我,我冇辦法。不過我想請你用返偉大祖國所提倡純正標準忌普通話去重新答我一次,「干,说这些。」如果你仍然覺得自己用普通話表達會好過用廣東話忌話,咁你可以出返去上一頁,呢篇文唔係比你睇。如果你覺得「...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我們既是橋樑,也是諍友!

文:施安娜、周子恩我們是一群關心香港教育、關心教協的朋友,希望透過會內民主制度,參選監事,監察理事會的工作,讓教協做得更好。李怡《論辯的第一法則》提到...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班師比的計算基礎

文:戚本盛班師比,即一班學生與教師人數的比例,其最重要的意義,是指出了教師有多少時間進行課堂以外的工作,包括備課、輔導學生、帶領課外活動、批改作業、為考試擬題和評改,以及其他行政工作等等。假如「班師比」設定為1:1,無論班中人數多少,每一班學生就有一名教師,只要學生在上課,便需要這名教師施教,直到學生下課。學生上課時老師全進入課室教學了,那麼上述各種課堂外的工作又該在甚麼時間完成呢?對這問題,只有一...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普教中政策與粵語地位

文:留穎恩 (普教中學生關注組成員)「咱們上課!」作為一個香港新一代學生,上過普通話課是常識吧。說著我自己也聽不懂的句子,死記硬背著拼音啊,兒化音啊,說實話,我完全對普通話課完全沒有好感,甚至厭惡。 「Bo Po Mo Fo 煲冬瓜」...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應有足夠空堂 讓幼師反思教學

(圖為編輯所加,取自蘋果日報)文:戚本盛幼稚園和幼兒中心老師的工作壓力,比起中小學及特殊學校同行的,可謂「不遑多讓」,甚至或有過之。本學年學券制推行後,資源的確有所增加,可是,隨之而來的文牘工作、自評和外評的壓力、對校長和教師進修的要求,也增加不少。幼師工作壓力過大的一個關鍵,是空間不足。這裡所指的「空間」,不只是教員室、座位、書桌、休憩室這些物質上的空間,物質上的空間固然已極度不足,但更重要的,是...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普教中有助學好中文?

*原刊於2014年2月20日《明報》世紀版  普教中在香港已推行多年,不少學校的中文科都已經轉為以普通話授課。學校推行普教中的原因,一般都是指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科能使學生更好地學習中文。然而,就連教育局也承認,「仍未有確實證據,證明以普通話學習中國語文的學生的一般中文能力會有所改善。其中兩項研究發現,以普通話學習的學生的中文能力,與以廣東話學習的學生並無分別,甚或表現更差。」...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教協監事會改革芻議

文:許漢榮教協是香港規模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民主辦會」是教協能廣受教育界認同的原因之一。教協的會務架構主要由理事會負責會務運作,並由監事會從旁監察、作出批評及提供意見。監事會的設立,是對理事會作出權力上的制衡,監事的性質是代表會員向理事會作出會務監察。然而,監事會的在掌握監察權力之時,又怎樣接受會員監察呢?過去多年,不少會員對於監事會的工作了解不深,也沒有途徑監察監事的工作表現,故此,本文就怎樣能...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他們沆瀣一氣 我們堅持公義

文:陳智聰馬松深中學是香港政府漠視教育,忽略第三組別學校存在價值的明證!自08年起,我與同事一起不斷爭取學校的生存空間,雖然最終不能扭轉殺校的命運,但畢竟都能得到稍稍寬鬆的看待,於此不能不對我們的教師工會──教協會──致以衷心的感謝。正由於過去六年緊密的接觸,不單令我常懷感恩的心,更有恨鐵不成鋼之遺憾!為何教協會盡心盡力,仍然未能夠促成政府的改變?制度的改變?為何教協日漸被政府邊緣化?因此在眾多志同...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融樂會批評 教育局仍未提供中文第二語言課程具體目標

【編按:本網編輯代貼香港融樂會之新聞稿,並訂標題。該會提供圖片。】香港融樂會新聞稿香港融樂會與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及常任祕書長謝凌潔貞會面商討改善少數族裔教育政策細節香港融樂會本日(編按:2014年2月21日)下午與教育局於政府總部會面,商討改善少數族裔教育政策細節。教育局出席官員包括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常任祕書長謝凌潔貞、兩位副常祕王學玲及陳嘉琪。本會代表包括主席吳靄儀及執行委員會成員馬夏邐(Shali...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利瑪竇學中文

明朝有一鬼佬叫利瑪竇,遠從意大利來到中國,為的是傳教。用意大利語在華傳教,當然行不通。因此,利瑪竇來到中國,第一要務乃是學中文。他,當然不是第一個要學中文的意大利人,就是近在眼前,也有一位羅明堅神父──與利瑪竇一樣是來傳教的──他們在澳門招聘中文老師,後來又開中文佈道會,練習傳教。結果,這兩個人獲准在肇慶建立國內第一座天主教堂僊花寺,開啟天主教在華歷史。後來,羅明堅因事回國,利瑪竇獨自上路,周遊中國...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請做正派的人

文:戚本盛最近應邀做了多場中學辯論比賽的評判,有的學校已有多年的辯論傳統,有的則是初次給學生安排這類活動。表現出來的水平自有不同,但無論高低,無論勝負,學生都有一個可喜甚至可敬的共同點:DECENT。該怎樣說DECENT呢?得體?大方?合適?像樣?用於形容這多場中學生的表現,都像不全合適。我親歷其境,看到的有激動和投入的神情,聽到的是尖銳甚至偶爾挖苦的言詞,有精審的邏輯推論,也有粗疏甚至錯謬的觀點,...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演說(或任何其他)技巧訓練指南(下)

(上集)閱讀的習慣與喜好因人而異,家長不宜有什麼「好書名單」,強逼子女讀一堆他們認為「有益」的書,這樣只是將閱讀「培訓化」,在子女年幼時就摧毁他們的學習興趣。Guideline...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你只是一顆螺絲釘」——以銀為本:7評香港產業及人口政策

編按:在政府眼中,青年邊緣化是一個甚麼樣的問題?筆者先從本港的教育政策談起。本文為《以銀為本:7評香港產業|人口政策》的章節。若按一貫行之有效的「輸入內地專才計劃」,申請者「必須擁有本港缺乏或無法即時提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則現時通過研究學位課程輸入的內地生,則意味政府拱手將殷選的準則和過程,悉數交由各家大學自決。因此就算某類本地生的數目原已供過於求,香港並不缺乏某類專門人才,但內地生仍將會無上限地...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結合藝術、自然和生活的收成節──「食得唔好嘥」

「啟德」研究與發展中心今年首次與生活館合作,舉辦了一個為期五個月的耕種及攝影工作坊。該工作坊是本年度「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的其中一項社區藝術活動。自上年十月起,十數位大學生及剛畢業的年青人,在過去多個月以來於元朗錦上路的農田,學習基本耕種知識及有關食物生產的課題,並以攝影的概念出發,透過觀察自然微妙的變化,把創作延伸至人與土地密不可分的平衡關係。工作坊由此帶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香港有97%食物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教協報公器私用 韓連山專欄滅聲

文:韓連山特區政府不斷縮窄傳媒自由,扼殺敢言評論人的「滅聲」魔爪逐步伸入特區各主流傳媒。李慧玲被粗暴解僱,六千市民上街抗議之際,這「滅聲」魔爪正悄悄偷襲本港最大教師工會——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下稱教協)。本人一直在教協報發表言論,理事會並闢專欄由我供稿,其中《副刊》內的《樂數晨夕》一欄更是自二零零七年已開始刊登我的文章,從沒出現干預情況。最近的一篇拙稿《若絶食是激進,我認啊!》(註一)卻突然出現被...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概念攝影專題講座:「反覆錯誤」

「啟德」視覺藝術研究與發展中心將於2014年3月11日晚上6時假香港浸會大學林護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一個名為「反覆錯誤」的概念攝影專題講座;講座由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榮休教授約翰希利亞(Prof. John...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讀書人的事,能算增值麼?

圖:教育統籌局質素保證分部,2004年考過會考的諸公,都知道孔乙己-這個在咸亨酒家食花生的腐儒-「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讀書人的事不能算偷,算是稍有堅持的讀書人所指。自故在另一...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預算案欠教育投資 提升競爭力淪笑話

(獨媒特約報導)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聯同教協副會長馮碧儀及教研部副主任羅慧媚,昨日(2月27日)回應財政預算案中教育範疇。葉建源指出財政預算案的主題是提升本港競爭力,卻忽略背後教育和人才支援,是一個笑話;教育開支僅佔本地生產總值3%,比發展中國家還低,更有倒退跡象,三人批評政府對教育承擔不足,大數其「七大虧欠」。教育承擔持續倒退...

View Article
Browsing all 1984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