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教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84

青春大概相似

$
0
0

筆者剛離開中學的教學崗位,走入大學大觀園,在不同境地繼續重遇昔日面孔。數數手指,自己第一批新學制、12年中六畢業的學生今年就要大學畢業,慶幸還有不少在學的 year 3 同 year 2 學生。借此一角,祝福自己最後一批 DSE學生今年順利入大學做新生兒,咁就有更多新飯腳啦!

每次有舊生相約午膳,心存感恩,彷似感到一種肯定:至少當年我教得唔太差(?),又或者我當年都似個老師、對佢應該唔太差(?)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當年的自己,都曾經走過這麼一段青春。相見在大學 canteen,自己教的學生老早就要為 intern 同 exchange 籌謀,務求整靚CV。對比之下,自己當年有幾奇隨心──開心、輕鬆亦馬虎咁走過大學三年,真心膠相信自己已經脫離求學為分數,找些有趣的大通黎take,自製個唔太痛苦的minor,讀 minor仲上心過 major。只可惜,懵懂的我不知Hon唔食得但幾緊要。Exchange去唔到一年,去一個 sem? 去唔到一個 sem,咁 summer exchange啦。一路就去打工兼職,返工識到朋友又學習如何上手、何謂掌握,一種返學讀書領略唔到的感覺。隨緣皆有運,點點累積,成就自己的教師路。華麗轉身,離開前線又是另一些考量。

看著當年學生、今天朋友,快要轉化為全職打工仔。每次食飯都令我驚訝,令我想到記下有關他們的感受。唔,好似食餐飯都可以係田野考察,令我有啲反思。

每一個他們跟眾HR描述的唔聽話、無責任感唔同。佢地好努力,好希望進步,但又唔係好明、唔想接受舊有高壓個套。蝦蝦,整個社會的社教化係點塑造佢地出黎?到底我地的社會有幾盡力陪同學生成長,轉化佢地的經歷成為他們個人的得著?

例如:有幾多人會聆聽佢地點走過 DSE? 由準備到放榜、從雄心跌入沮喪? 何解師長認為自己的選科期望過高? 佢地自己入 Asso 入大學又好,回望不遠不近的過去,除咗脫苦海,仲有咩感覺?又有幾多人明白大學生努力多年,年年 Course course 的同學不同,一堆 hi bye frd子係會原來帶來寂寞同凍……

傾談之間,我感到要自由又渴望被提點的靈魂,看到一位位摩拳擦掌、靜待一展身手的初生之犢──愛表達、要面子但又想行先一步要變得成熟、老練。或者,佢地就正係要提醒我:喂,唔好做 old seafood呀!繼續保持彈性、常有熱誠,世界那麼大嘛!

離開課室,雖然我的角色不再是教師,但我願意陪伴每個朋友成長。我的分享都唔知有咩用,或者根本上要問:仲有無用? 畢竟我的經驗已經係歷史,很個人。但我有一餐飯/一餐茶的時間,有對耳聆聽,有把口亂講。We don't need a title to do something if you try hard enough. Do what we should do.

收筆之時,感激現任的上司的包容與體諒,給予我的自由及信任,令我行有餘力做想做的事,特此將學生的祝願迴向祝福他們。

p.s. 一直以來,工作遇到的好伙伴,感謝每一個您!祝 安好!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984

Trending Articles